2024年9月13日,教育部正式发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其中包含智能视听工程、数字文旅、数字戏剧等文化和科技交叉学科。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再度受到业内关注。
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其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文化和科技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2024年教育部发布的《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中共计17所高校开设智能视听工程、数字文旅、数字戏剧等15个交叉性新兴学科专业(详见表一)。这正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充分体现。让我们跟随小编一起看看这些新设专业有哪些特色?
智能视听工程
智能视听工程专业前身为广播电视工程专业,它拓宽了原专业的学科边界和产业局限,结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先进通信技术,聚焦于媒体和互联网视听中的视音频处理。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工程(智能视听技术方向)介绍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官网
专业核心课程有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原理、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现代电视原理、数字视音频处理、机器学习等,致力于培养具有高级专业技能的人才,他们将熟练掌握人工智能、视听内容制播、智能视音频处理以及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视听技术领域内进行系统设计、维护和智能内容的制作与处理。
游戏艺术设计
游戏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专业,它结合了艺术设计、数字媒体技术、交互设计等多个领域。它不仅拓宽了原专业的学科边界,还结合了最新的游戏开发技术、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前沿技术,聚焦于游戏产业中的艺术创作、设计、制作和运营推广。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专业游戏设计方学生游戏作品《永昼之歌》演示 来源:Aggro电竞
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游戏角色设计、游戏场景设计、交互美术设计、游戏策划进阶、数字游戏模型艺术、游戏动画艺术实践、游戏产品制作与测试等。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能够理解国内外游戏领域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熟悉游戏艺术、设计、创作、制作等相关规律的领军型艺术人才。毕业生应具备国际化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能够在数字娱乐等相关行业从事游戏艺术创作与设计等工作。
数字文旅(智慧旅游)
数字文旅专业前身为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它拓宽了原专业的学科边界和产业局限,结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聚焦于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资源创造、新业态催生和数字营销推广。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旅游专业知识与数字技术的跨界型人才,以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对数字文旅人才的新需求,推动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4数字文旅国际学术会议(湖北大学承办)
数字文旅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旅游大数据、python、旅游信息化与服务智能、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数字媒体传播与营销等。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能够理解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掌握数据分析和数字营销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旅游管理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在数字文旅、在线旅游、智慧旅游等相关行业从事产品开发、市场推广和数据分析等工作。
智能影像艺术(智能影像创制)
智能影像艺术专业前身为传统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它拓宽了原专业的学科边界和产业局限,结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机视觉等现代信息技术,聚焦于媒体和互联网视听中的视音频处理、交互体验设计、虚拟现实创作等领域。
△中国传媒大学视摄影与制作专业(虚拟影像制作方向)学生作品《克苏鲁的呼唤》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公众号
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游戏引擎应用与技巧、影视虚拟制作、XR艺术创作、智能影像创意与表达、AIGC创作基础、计算机视觉与智能影像、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等。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能够理解国内外智能影像艺术领域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熟悉智能影像艺术设计、制作、管理等相关规律的领军型艺术人才。毕业生应具备国际化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能够在智能影像艺术创作、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游戏、广播影视制作、文化创意、艺术创作等相关行业从事工作。
跨媒介视听艺术
跨媒介视听艺术专业隶属于戏剧与影视专业门类,整合了动画、表演和音乐表演三个专业资源。它整合了原有的艺术教育资源,拓宽了学科边界,结合了最新的视听技术、数字媒体艺术和跨学科创新能力,聚焦于培养能够适应沉浸式戏剧影视、虚拟现实交互戏剧等新媒体艺术形式的高级艺术人才。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实验室 来源: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官网
跨媒介视听艺术专业分为“表演”“音乐表演”“动画”三个方向,其核心课程包括表演基础训练、表演片段训练、台词、形体训练、动画编剧与导演、三维动画、三维动画与影视特效创作、智能媒体创作、独唱(奏)、重唱等。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刻社会洞察力和人文关怀的艺术家,不仅培养学生精通本学科的艺术创作方法,能够从事动画制作、音乐与戏剧表演,更具备跨学科的创新能力,以此实现“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
跨媒体艺术
跨媒体艺术专业区别于跨媒介视听艺术专业,隶属于美术学专业门类,旨在适应数字经济和未来媒体发展的需求。它打破了传统艺术专业的学科界限,整合了艺术创意、工程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知识,专注于培养能够在跨媒体领域进行艺术创作、设计和研究的复合型人才。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作品 来源:搜狐网
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交互艺术、虚拟影像制作、应用三维动画、叙事工程、创意编程、人工智能创意应用等。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能够在跨媒体艺术创作、数字娱乐、虚拟现实、文化传媒、艺术教育等领域从事创作、研究、管理或教育工作的学生。
科技艺术
科技艺术专业前身为传统的美术学类专业,它拓宽了原专业的学科边界和产业局限,结合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新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聚焦于媒体艺术、互动艺术、数字艺术、数据艺术和人工智能艺术等领域的创新设计和实践。
△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实验室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官网
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科技艺术概论、人体工程学、虚拟场景设计、新媒体交互设计、人工智能、生物与生态艺术、材料科学艺术、虚拟影像与声音、物联网与智能制造、艺术装置设计等。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能够理解科技艺术领域的发展趋势、熟悉科技艺术创作和技术应用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应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创新能力,能够在科技艺术创作、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游戏、广播影视制作、文化创意、艺术设计等相关行业从事工作。
数字体育
数字体育专业前身为传统的体育学类专业,它拓宽了原专业的学科边界和产业局限,结合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新媒体技术、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聚焦于体育科技、体育数据分析、智能体育产品开发、体育教育和管理数字化等领域的创新设计和实践。
△数字体育课-智能化学习机 来源:北大“未名赛博空间”
数字体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数字体育导论、数据科学与算法、体育传感与检测技术、机器学习、Java程序设计、数字图像处理、人体运动感知技术、计算机图形学、数据采集与管理等。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能够理解数字体育领域的发展趋势、熟悉数字体育创作和技术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数字戏剧
数字戏剧专业前身为传统的戏剧学类专业。它拓宽了原专业的学科边界和产业局限,结合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新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聚焦于戏剧艺术、互动戏剧、数字表演艺术、数据驱动戏剧和人工智能戏剧等领域的创新设计和实践。
△京剧电影《安国夫人》正在进行LED数字虚拟拍摄 来源:光明日报
数字戏剧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数字戏剧艺术概论、数字演员设计制作、交互场景智能技术、戏剧空间影像生成、视听语言、演剧基础、形体基础、台词、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创作引擎原理、数字影像智能处理与制作、数据科学与算法、数据可视化设计等。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能够理解数字戏剧领域的发展趋势、熟悉数字戏剧创作和技术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数字演艺设计
数字演艺设计专业前身为传统的戏剧学类专业,它拓宽了原专业的学科边界和产业局限,结合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新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聚焦于演艺科技、演艺数据分析、智能演艺产品开发等领域的创新设计和实践。
△上海戏剧学院联合中共一大纪念馆创作《数字一大·初心之旅》 来源:上海戏剧学院官网
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数字演艺设计技巧、专业编程、三维建模与引擎、算法艺术、数智影像交互设计、虚拟人物、艺用人体解剖、数智媒介展演设计、人工智能辅助设计等。致力于培养具有以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理解数字演艺领域的发展趋势,熟悉数字演艺创作和技术应用,具备演艺表演、导演和智能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能够独立完成高质量的艺术作品,以及在新媒体艺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领域进行创新创作。
舞蹈与人工智能
舞蹈与人工智能专业前身为传统的舞蹈学类专业,它拓宽了原专业的学科边界和产业局限,结合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新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聚焦于舞蹈科技、舞蹈数据分析、智能舞蹈产品开发、舞蹈教育和管理数字化等领域的创新设计和实践。
△国内首部聚焦人工智能未来的舞剧《深AI你》 来源:读特新闻
舞蹈与人工智能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人工智能舞蹈实践、心理治疗与技术、人工智能导论、AI舞蹈技术分析、人工智能舞蹈交互系统原理与设计、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能够理解舞蹈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趋势、熟悉舞蹈与人工智能创作和技术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虚拟空间艺术
虚拟空间艺术专业前身为传统的美术学类专业,它拓宽了原专业的学科边界和产业局限,结合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5G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聚焦于沉浸式体验、智能交互设计、数字影像艺术、文化遗产数字化等领域的创新设计和实践。虚拟空间艺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涵盖了视觉造型基础、影像构成、虚拟空间艺术、数字模型构建、沉浸式影像创作、数字图像程序基础以及虚拟空间技术与艺术创新等,旨在培养学生将数字技术如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融入艺术创作的能力,强调实践操作、创新思维和跨学科知识的掌握。该专业着重于提升学生的技术与艺术融合技能、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真实的项目实践中增强团队合作和实际操作经验。
音乐科技
音乐科技专业前身为传统的音乐学类专业,它拓宽了原专业的学科边界和产业局限,结合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新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聚焦于人工智能作曲、交互媒体音乐设计、音乐编程应用、数字乐器建模与应用、智能乐器设计与研发等领域的创新设计和实践。
△中央音乐学院人工智能作曲系统作品《欢迎》和《千里江山图》 来源:大众新闻
音乐科技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人工智能作曲、交互媒体音乐设计、数字乐器建模与应用、智能乐器设计与研发、音乐科技概论、计算机音序制作、数字乐器建模、音乐传媒技术等。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能够理解音乐与科技融合领域的发展趋势、熟悉音乐科技创作和技术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结语
《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文化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在文化领域的表现形态,能够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文化生产要素活力。这些文化科技交叉专业的设置为文化领域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升提供了高等教育支持。随之而来的是,未来文化和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将呈现何种趋势?如何构建对应的教学体系?“产学研”如何贯穿数字文化产业综合人才培养体系?等一系列挑战。让我们一起洞察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培育的难点痛点,探索人才的职业发展道路。
非遗资料图文:
严敬群(中国民协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中国民协“民间文化(非遗)进校园”课题组)
——END——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专业委员会,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所属的开展学术研究、艺术创作、文化交流、成果展览、人才培养、课题研究、文创设计、非遗产业园建设、非遗产业链建设的非盈利性内设机构。
“非遗产业”发展计划
非遗旅游产业、非遗美食产业、非遗中医药健康养生产业、非遗体育竞技产业、非遗演出产业、非遗数字化产业、非遗游戏产业、非遗服装鞋帽产业、非遗酒店民宿、非遗赋能乡村振兴、非遗礼物、非遗文创产品开发、非遗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平台、非遗展览展销、非遗研学旅行、非遗亲子体验、非遗公司团建、非遗社区活动、非遗进校园、非遗教材图书出版以及全国各地非遗产业园、非遗小镇、非遗街区建设等全领域非遗产业链建设
联系我们:010-56883097
13810295118(微信同号)
联系邮箱:
83262379@163.com
敬请访问
非遗老字号 (zgfeiyi.net)
给您分享专业的非遗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