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综述——
本届大赛以石雕、彩石、木雕、竹编、金属、琉璃等多元的材质为载体,通过"经典类"与"创新类"两大品类,展现了工艺美术发展的双重脉络。经典类作品延续千年匠心,无论是木雕的刀法灵动,竹编的经纬交错,还是石雕的铿锵韵律,都透露出对传统技艺的敬畏与坚守;创新类作品则打破桎梏,尝试着用现代的设计语言组织重构这些传统符号,不论是金属与琉璃的碰撞,还是数字技术与手工的融合,都赋予了工艺美术更具时代感的叙事张力。纵观整体,作品艺术表现力的提升是本届赛事的一大亮点。参赛者们不再局限于“炫技“,而是更注重思想的表达与情感的共鸣,让工艺作品成为了文化记忆与时代精神的载体,体现了当代工艺美术从“匠艺”向“艺境”的重大跃升。作为中国工艺美术界的重要赛事,中艺杯不仅是一场竞技,更是传承与创新的对话和行业发展迭代的缩影。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扎根传统、拥抱创新的作品,来续写中国工艺美术的璀璨篇章。
王经民
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艺杯”工艺美术作品大赛评审组/评委
▌《清谷幽幽》
工艺材料:陶瓷工艺/瓷板画
参赛类别:创新类
创作理念:作品通过细腻的表现手法和深邃的色彩运用,展现了一个静谧而幽深的山谷景象。画面中,山谷被描绘得既真实又富有诗意,仿佛是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每一笔都透露出作者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鸣祥瑞亨》
工艺材料:玉雕工艺/翡翠
参赛类别:创新类
创作理念:作品以仙鹤为创作素材,运用浮雕圆雕相结合的雕刻技法,仙鹤主体以细线分组雕刻与仙鹤的抛光长羽产生对比。作品整体运用近中远多维度空间的表现形式,丰富了视觉的平衡。
▌《丰收在望》
工艺材料:琉璃工艺/琉璃
参赛类别:创新类
创作理念:作品参照浦江上山遗址出土的典型陶器双耳罐的形状,用古法琉璃工艺,经过十六道工序精心打磨而成。罐子通体金黄色,颜色近似于陶器,罐身环绕金色稻谷,寓意丰收在望。
▌《达摩》
工艺材料:竹刻工艺/湘妃竹、玉竹
参赛类别:创新类
创作理念:作品借湘妃竹天然之形,塑达摩超凡之态,于竹间呈现禅意境界,传达出动静相生、有无相存的深邃哲学思考,实现自然与人文、物性与神性的和谐统一。
▌《吉祥绣球》
工艺材料:织绣工艺/堆绣
参赛类别:创新类
创作理念:作品采用 “立体堆绣”制作技艺,使用“八股编线”技法将不同颜色的绣花线编成绣花绳线,运用堆绣、绕绳绣、平绣、打籽绣等综合技法绣出具有立体感的吉祥图案,绣球由12个绣花球瓣组成代表着一年12个月份,展示了劳动人民对吉祥如意生活的向往。
▌《天女散花》
工艺材料:牙雕工艺/猛犸牙
参赛类别:创新类
创作理念:作品取材整牙雕刻加部分拼接而成。整体宽度约29cm,高度约65cm。底部雕刻了花、祥云、仙鹤,有纯洁、高雅、忠贞等寓意。精准的线面处理,有致的疏密布局,刻画仙女神态细致入微,象征国泰民安,繁荣幸福。
▌《锐毛铁脊》
工艺材料:金属工艺/铁
参赛类别:创新类
创作理念:作品以河猪在自然中是充满野性与力量为创作题材,利用铁线材质带来的金属光泽在不同光线下反射出不同的光影,将传统雕塑与现代材质运用相结合,拱起的“铁脊”是河猪在面对挑战时紧绷发力的姿态,作品生动再现了河猪顽强的生命力。
▌《博古四联》
工艺材料:贝雕工艺/螺钿
参赛类别:创新类
创作理念:作品采用浮雕搭配螺钿工艺相结合制作而成,选用天然贝壳为原材料,利用其天然弧度和本身颜色,其中主要有江贝、鲍鱼贝、大连贝、斜贝等,画面中以各种古器物为图案,整体色调古朴,构图有序,纹饰热闹,图案别致多样寓意高洁清雅。
▌《枫林夜泊》
工艺材料:漆器工艺/金丝楠木
参赛类别:创新类
创作理念:作品精选上乘金丝楠木精制而成,既存楠木天然清香,又使音色更添圆润,整体集诗境、木韵、琴音于一体,在指尖与琴弦的碰撞间,唤起穿越千年的文化共鸣。
▌《和谐家庭》
工艺材料:玉雕工艺/翡翠、和田玉、灵芝
参赛类别:创新类
创作理念:作品选用翡翠、和田青玉两种玉石原料为创作载体,配以真灵芝底座,以猩猩家庭的生存习性为创作原型,运用圆雕造型技法,重点雕刻教子育女传承技艺时的肢体语言表情形态,展现了父严教子必仁学,母有则女则有仪,家方可兴,国方可强。
▌《紫气东来》
工艺材料:根雕工艺/抱石崖柏
参赛类别:创新类
创作理念:作品采用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巧妙的利用天然抱石崖柏树根的背景来营造苍茫大地,老子走在无极之野的路上,其神情悠然,线条流畅婉转,透着一股仙风道骨之气。
评委综述——
在创新方面,部分作品未能跳出传统的题材框架,缺乏对当下时代精神的呼应和对新审美趋势的探索。它们没有展现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美的深度挖掘,只是流于表面的呈现,缺乏那种能让人驻足欣赏的艺术感染力。在艺术的发展进程中,审美高度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学习,提升审美,才能创造出更能适应当代艺术审美需求的作品。工艺美术不应只是孤芳自赏,只有被大众接受和喜爱,才能真正展现其价值。
吴尧辉
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艺杯”工艺美术作品大赛评审组/评委
▌《江南遗韵之八》
工艺材料:陶瓷工艺/紫砂
参赛类别:创新类
创作理念:作品将圆雕和浮雕技法相结合,直线和曲线相呼。空间布局丰富多变,节奏有序,错落有致。修鞋师傅夸张略带变形的神态,引来了可爱的小男孩观摩,窗户的虚空间增添了作品的无限想象。
▌《活化陶瓷补水器》
工艺材料:陶瓷工艺/宝石釉料
参赛类别:创新类
创作理念:作品釉面彩纹如敦煌壁画般瑰丽,赤橙黄绿间流淌着“五行相生”的智慧,红釉聚财气,青釉养身心,金盖缀以如意纹,取“金盖纳福”之意,特别添加的活化陶瓷颗粒,在水分子碰撞间释放矿物能量,寓意 “以水为引,焕活本源”。
▌《忠义千秋》
工艺材料:民间工艺/樟木、绸缎
参赛类别:创新类
创作理念:作品运用传统木雕技艺,人物设计了灵活的眼睛和张扬的发须,形象的将三国时期人物的忠肝义胆展示出来。
▌《虫鸣花影》
工艺材料:木雕工艺/大红酸枝、黄杨木
参赛类别:创新类
创作理念:作品运用东阳木雕擅长的浮雕技法,细腻刻画花卉、叶片与昆虫,整幅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致的艺术化呈现,传递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颂,也寄托了人们对宁静、鲜活生活的向往,仿佛让人置身于诗意的自然之境,感受岁月的静好与生命的跃动。
▌《小雅》
工艺材料:陶瓷工艺/高温色釉
参赛类别:创新类
创作理念:作品借鉴传统器型梅瓶的高挑造型,瓶口加以改良凸显实用性,采用郎窑红釉、黄釉、玫瑰紫釉、白釉的结合的技法,六道拉丝釉水向下流动代表“六六大顺”。
▌《蔓蔓生银香囊》
工艺材料:金属工艺/银饰
参赛类别:创新类
创作理念:作品由三根锦绳吊起饰以流苏穗,表面由卷草纹以C字形满饰构成,镂空设计使得香料能够向外散发出香气,香球内里有可拆卸香盂,香囊中心打开的部分装饰鎏金的回字纹,整体姿态华贵高雅,引人注目。
▌《金鼎玉食》
工艺材料:陶瓷工艺/紫砂
参赛类别:创新类
创作理念:作品以鬲、敦、簋等为蓝本,用回纹拟化了青铜器中饕餮造型为主体点缀。圈足构建的鼎足效果,以及壶钮的割缺置空为作品亮点。
▌《火的旋律》
工艺材料:陶瓷工艺/青瓷
参赛类别:创新类
创作理念:作品高34公分,直径37公分,采用栊棕木灰釉加宝溪釉土烧制,圆润的跳刀罐,有规律而美妙的跳动刀纹,朱砂映出的火石红犹如那炙热的火苗。
▌《绿巨人》
工艺材料:石雕工艺/青石
参赛类别:创新类
创作理念:作品面部表情的刻画生动,怒目圆睁,眼中似有熊熊烈火在燃烧;嘴巴大张,仿佛正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将绿巨人那狂野、不羁且极具爆发力的性格用天然青石展现得入木三分。
▌《筠影》
工艺材料:竹编工艺/水竹、竹根
参赛类别:创新类
创作理念:作品将竹子精心剖成粗细不同的篾条,再经巧妙交织编制再配以竹根。使每一根篾条竹根都恰到好处地契合,其简约的造型搭配深沉温润的色泽,尽显质朴自然之美。
评委综述——
本届赛事呈现了传统工艺与当代美学的深度对话。在艺术表现维度,参赛者突破材质与题材边界,诉说工业与自然的哲学思辨,展现传统工艺的当代生命力。创新意识贯穿全场,90后创作者占比超四成,年轻力量将AI参数化设计融入竹编、3D打印嫁接景泰蓝工艺,开辟出新赛道。展望未来,提出"三化"战略——数字活化传统纹样库、环保材料重构工艺链、巡展搭建交流平台。本届大赛不仅是一次技艺竞技,更是印证了"守正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行业共识,为传统手工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刘延山
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艺杯”工艺美术作品大赛评审组/评委
▌《博古雅集》
工艺材料:漆器工艺/髹饰推光、勾线贴金
参赛类别:创新类
创作理念:作品构图全部以各种花瓶(寓意平平安安)为主题,瓶中或插各种吉祥物件,或再辅以各种吉祥物件为组合,作品工艺为大漆全部手工描绘而成,大气淡雅,富贵华丽。
▌《窟·缘起》
工艺材料:漆器工艺/漆画镶嵌
参赛类别:创新类
创作理念:作品采用中国石窟主题和石窟色彩原素,结合残缺的百宝进行镶嵌。采用漆伴瓦灰在夏布上打底,将青田石、寿山石、内蒙石等原石雕刻成残片镶嵌在画面中,使得整体画面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质感,给人一种时间流逝的沉淀感。
▌《葵式圆盘30#》
工艺材料:漆器工艺/木胎、漆器
参赛类别:创新类
创作理念:作品直径30CM,以四组卷草纹环绕中心,盘沿饰以如意云纹,形成八方葵式、作品整体造型优美,线条流畅。
▌《双生万象》
工艺材料:金属工艺/金银铜、和田玉、珐琅彩
参赛类别:创新类
创作理念:作品以国家“一带一路桥头堡”为主题,以云南特有的亚洲象绿孔雀为灵感,采用了错金银、花丝镶嵌、珐琅工艺、玉雕等工艺,24K纯金错金银宝相花,寓意云南与南亚相互连接,共同发展,繁荣昌盛。
▌《福寿纹天球瓶》
工艺材料:金属工艺/景泰蓝
参赛类别:创新类
创作理念:作品周身以寓意吉祥的寿桃、蝙蝠纹做装饰,通过掐丝工艺勾勒出图案,搭配明艳的黄地釉色,使整个器物尽显典雅华丽,营造出福寿双全的美好意境。
▌《九运中国鹿》
工艺材料:金属工艺/景泰蓝
参赛类别:创新类
创作理念:作品取材敦煌莫高窟的《鹿王本生图》,鹿身采用景泰蓝工艺精雕细琢,一抹热烈的中国红为主色调,满溢喜庆与富贵之气,手工掐丝勾勒出曼妙图案,“繁花飘带”深挖花丝镶嵌技艺的无限潜力,实现全新突破,为飘带注入富贵万代的美好祝福。
▌《斑斓壶》
工艺材料:陶瓷工艺/紫砂、漆艺
参赛类别:创新类
创作理念:作品融合了陶艺与漆艺技法,灵感源自传统犀皮漆器,通过多次施釉、四次烧制(三次素烧、一次釉烧)形成层次丰富的色彩效果,呈现出“色彩斑斓、灿若明霞”的视觉美感。
▌《永乐大剑》
工艺材料:金属工艺/宝剑
参赛类别:创新类
创作理念:作品耗时一年精心打造,剑体采用两种优质钢材与陨铁,在子夜时分进行淬火,严苛选料与十七道复杂工序,剑格上赋有神兽纹样并镶嵌红宝石,铸铜珍珠鱼皮状剑柄,中间镌刻如意祥云,柄尾的金翅大鹏栩如生,鞘装之上祥云环绕,与法杖金刚杵佛教徽章相连。
▌《云山古寺》
工艺材料:漆器工艺/堆塑彩绘
参赛类别:创新类
创作理念:作品注重山水意境的表现,采用大漆堆塑技法来表现北方山石之雄强,利用粘稠的大漆作出高低起伏、燥润相间、复杂多变的肌理,以表现山石树木丰富的质感。
▌《云端》
工艺材料:陶瓷工艺/坭兴陶、铜、大漆
参赛类别:创新类
创作理念:作品以坭兴陶为创作载体,桂林龙胜的龙脊梯田为主题,表现梯田阶梯层次错落。运用堆贴雕刻、大漆工艺作为作品的创作装饰。表现出梯田在云端,若隐若现又如仙境一般,也展现了大自然对广西的眷恋之情。作品融入了时代审美之情、民族之情、人民之情进行创作。
▌《鹤》
工艺材料:漆器工艺/金粉漆
参赛类别:创新类
创作理念:作品中金漆点染的双鹤凌空翩跹,翎毛细处可见牛毫笔尖游走,金箔叠晕间恍有松风掠过羽梢。数十只鎏金鹤影若隐若现,或栖于云纹漩涡,或藏于漆层皱谷,以“百鹤同春”之寓织就立体画卷。
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非遗资料图文:严敬群(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教育部原中央教科所特聘研究员,家庭教育指导师,发表教育类文章100多篇,作家,客座教授,研究生行业导师,非遗职业化、产业化发展指导师,深耕非遗领域十余年,在《中国文艺报》《中国国家旅游》等报刊发表专业文章数十篇,主编各类图书500多本。)
——END——
联系我们:13810295118
联系邮箱:
83262379@163.com
敬请访问
非遗老字号网 https://www.zgfeiyi.net
给您分享专业的非遗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