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先行”活化传统技艺——瑞安市中国活字印刷术
“四个先行”活化传统技艺
——瑞安市中国活字印刷术
供稿:瑞安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瑞安市平阳坑镇东源村的“木活字印刷术”作为中国唯一仍在使用的活字印刷技艺,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传承了23代。东源木活字印刷术完整再现了古代印刷作业场景,历经刻字、拣字、排版、校对、印刷、打圈、划支、填字、分谱、草订、切谱、线装等二十道工序。2007年、2008年分别列入浙江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11月15日,作为“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唯一传承载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全市掌握全套技术流程的代表性传承人达22人,其中国家级4人、省级1人、温州市级2人、瑞安市级15人。此外,直接参与项目的社会生产实践者超240人,正在实施的相关业态近30个。东源木活字印刷术入选第一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瑞安市平阳坑镇列入浙江省非遗旅游景区(非遗主题小镇),瑞安市活字印刷协会列入浙江省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瑞安市开元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列入浙江省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木活字印刷术),瑞安市东源木活字印刷展示馆列入浙江省非遗美学生活馆、浙江省乡村博物馆、温州市非遗传承基地,瑞安市毕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及瑞安市木活字研学馆列入温州市非遗体验基地,并已创建东梨夹缬省级非遗工坊、木活字印刷术市级传统工艺工作站。
一、机制先行,着力让活字印刷非遗保护固化于制、实化于行。十多年来,瑞安坚持“科学保护,提高能力,弘扬价值,发展振兴”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木活字印刷活态传承发展工程,①出台了一批顶层设计方案。成立木活字印刷术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实施木活字印刷术保护发展专项规划、《关于加强瑞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工作方案。②建立了一套常态运行机制。健全传承保护、典型选树、联动保障等常态长效机制,全方位为木活字项目和传承人保驾护航。③撬动了一支专业社会力量。组建木活字印刷术专家指导组、活字印刷协会、木活字印刷文化研究院,并召开一批高规格会议,全程为项目保护发展把脉开方。
二、匠心先育,着力让活字印刷非遗技艺薪火相传、延绵不绝。①打造一批非遗基地。专门打造了木活字展示馆、木活字研学馆、木活字瓯越非遗百家坊、“非遗在社区”木活字馆等一批主题性基地,推出了20多家覆盖全国的木活字印刷术体验馆,真正让木活字“见人见物见生活”。②培育一批非遗工匠。引导代表性传承人与工匠学徒签订带徒授艺协议。目前在册青年学徒34名,其中5名学徒经考评列入瑞安市级代表性传承人。③开展一批非遗活动。陆续在开元职业中专等10余所中小学开设木活字相关课程和实践活动,参与师生累计超过1万人次。同时合作高等院校,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木活字印刷术”课程于2021年被教育部列入思政示范课程;2023年瑞安市与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共同建立“瑞安木活字印刷田野教学基地”,为全国首批。
三、业态先优,着力让活字印刷非遗文化活态传承、历久弥新。①依托“文旅融合”活态传承。突出活字印刷沉浸式体验、绿水青山全景式观光,打造集展示、体验、研学为一体的非遗主题小镇,先后入选第五批浙江省非遗旅游景区、首批浙江省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标志性项目培育名单。区域内有省级乡村博物馆、省级非遗体验基地、省级非遗工坊,还建有木活字印刷研学馆、东梨染舍非遗主题民宿、活字源妙趣体验馆等,游客年接待量10万余人次。成立梨墨文化旅游村集体抱团公司,通过东梨互助手艺社带动留守力量参与木活字文创产品加工,人均增收超1万元。②依托“教育创新”活态传承。深化“非遗+研学”,推出木活字主题研学线路,每年承接学生研学团体200多个、5万余人次。③依托衍生品进行活态传承。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市场理念相结合,开发木活字老宋体电脑字库,引导传承人推出私人订制文创产品,研发“活字在”“活字源”等数十个品类产品,入选浙江省优秀非遗旅游商品。推出古籍再版转印等业务,累计印刷《琵琶记》《孙子兵法》等重要古籍计5万册。
四、品牌先塑,着力让活字印刷非遗名片走向全国、走向世界。①全力塑造非遗品牌。东梨文旅产业园入选浙江省首批“文化基因解码成果转化利用示范项目”;中国活字印刷术入选首批“浙江文化标识”培育项目、首批浙江省公共文化国际交流项目,获评文化基因解码“优秀解码项目”。②推动活字印刷非遗名片走向全国。联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一线媒体,拍摄《深埋的物证》等专题片,参加央视《非遗公开课》等知名节目,出版《瑞安东源:再现木活字印刷》等多部书籍,在各级媒体报刊发表专题新闻300多篇次。结合新媒体、短视频特点,宣推活字印刷跨界短视频,网络关注流量达5.5亿。③推动活字印刷非遗名片走向世界。主办“中国活字印刷与当代汉字水墨艺术的多元互动”澳大利亚专场,参加印度“天工遗风浙江非遗展”、英国雷丁大学“字道——汉字设计的现代之路艺术展”、马耳他浙江非遗展演等大型活动60余场,向世界呈现中国活字印刷术。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29日,由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和瑞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非遗之夜”暨《非遗新语》纪录片首映仪式在瑞安举行,邀请日本优秀青年团、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文化类视频创作者等参与对话,通过表演艺术、沉浸式体验及国际交流等形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非遗传承创新,同时同步向海内外首映《非遗新语》第三集(木活字专题)。
非遗图文资料:
严敬群:作家,客座教授,研究生行业导师,文旅部、农业农村部非遗课程专家,全国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乡村艺术建设专委会常务委员,微博非遗智库专家,非遗职业化、产业化发展指导师,深耕非遗领域十余年,在《中国文艺报》《中国国家旅游》等报刊发表专业文章数十篇,主编各类图书500多本。
——END——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13810295118 联系邮箱: 83262379@163.com
敬请访问
非遗老字号网 https://www.zgfeiyi.net
给您分享专业的非遗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