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0星期三
农历2025年6月27日

非遗大师陈红娟:用千年艾火,温养夏日

图片

图片


炎炎夏日,空调房的冷气、冰饮的畅快,在带来清凉的同时,也可能悄悄在体内埋下“寒湿”的种子。不少人感到身体沉重、乏力,这正是古人所说“风、寒、湿、瘀、浊”之邪积聚的表现。

我们的祖先发现,夏天,尤其是三伏天,是借助自然之力“扶阳祛湿”的艾灸黄金时间


图片▲ 宋·李唐《艾图》,又名《村医图》,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片
图片

在杭州河坊街打铜巷深处的“宋代文化体验馆”,一指道艾空间的主理人陈红娟,正用她传承千年的“笕桥古法艾灸”,为人们点燃这份源自古老智慧的温热守护。

01

外婆的艾香与南阳的“伏道艾”

“世界艾草看中国,中国好艾在南阳。”这句话,陈红娟不仅挂在嘴边,更刻在心上。作为“笕桥古法艾灸”的第四代传承人,她对好艾草的执着,源于儿时记忆里那抹独特的清香

端午前后,天蒙蒙亮,小小的她就跟着外婆去采摘被称为“伏道艾”的宝贝——那是只在特定时节采摘、药性最足的艾草。“那时候不懂药效,就觉得空气里那股艾草香特别好闻,跟着外婆干活特别开心。”这份童年的温暖印记,成为她日后与艾草不解之缘的起点。
图片

一指道的艾灸是南宋宫廷艾灸的传承和发展。

南宋古法艾灸到陈红娟这里已经是第四代了。当她从她母亲手里接过沉甸甸的《百字铭文》和“宫廷秘方”的那一刻,就决定走一条“不一样的路”。她在“世界艾乡”河南南阳建立艾草基地,独创“南药北艾”配方,因为坚信“天下艾灸一个样,笕桥古法艾灸不一样”。


图片

02

“笕十八”秘方与一根艾条的诞生

有了好艾草,还需“好配方”。真正赋予“笕桥古法艾灸”独特灵魂的,是源自杭州笕桥、传承百年的“秘方”——“笕十八”。

笕桥自古就是药材宝地,身为笕桥人的陈红娟说:“‘笕十八’,是我们祖辈从这片土地上精挑细选出的十八味道地药材,玄参、荆芥、牛蒡子、麦门冬……这些都是‘宝贝’!在宋时,其中不少就是贡品了。”这些药材,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古法艾灸不可或缺的“灵魂伴侣”。


图片

如何将南阳的好艾与笕桥的“秘方”完美融合,制成一根能承载千年智慧的灸条?陈红娟的答案是:时间与匠心


她严格遵循外婆和母亲传下来的严苛标准。一指道艾空间使用的艾草,必须是储存三年以上的陈艾因为三年陈艾的火力够温和、醇厚,灸起来不熏眼、不呛鼻,渗透力强,也不容易让人上火。但这只是基础陈红娟的“秘制”艾条,精髓在于“药艾结合”的古法工艺。


图片

精选的南阳陈艾与“笕十八”中的药材,需历经“分摘、煮药、浸艾、启晒、捣绒”等一系列繁复工序,每一步都凝聚着手艺的温度和时间的沉淀。

其中,最后一道“过手”环节,陈红娟必定亲力亲为。一根直径约7厘米、长23厘米、能燃烧近10小时的“大个子”灸条,在她手中被细细抚摸感受其紧实与温润。“手法、力道稍有不同,艾条的感觉就不一样。只有亲手检验过每一根,我才真正放心。”只有检验合格的艾条,才会被郑重地封印,等待点燃。


图片

03

扶阳固本,艾火守护生命暖阳


陈红娟传承的,不仅是制作艾条的技艺,更有祖辈独创的“扶阳固本”四步灸法——排毒、补先天、补后天、固本,环环相扣,旨在激发身体自身的能量源泉。
在她手中,那根秘制艾条燃烧时,灸火柔和温煦,热力绵绵不断却毫不燥烈,这正是三年陈艾与古法炮制的魅力所在。
“现代生活节奏快,加上南方湿气重,很多人身体里不知不觉就积了‘寒湿瘀浊’这些小麻烦,时间久了就成了困扰。艾灸温通经络,就像给身体里的小太阳(阳气)添柴加火,把根基固牢了,很多慢性的、反复的问题才有改善的根基。”陈红娟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艾灸温通之法的奥妙。

图片


04

“帝王灸”,与太阳的对话


在一指道艾空间里,有一处特别的天井,这是陈红娟当初选址时一眼相中的地方。这方天地,成就了她对古法艾灸极致追求的代表作——“帝王灸”。


图片


“帝王灸”是一指道艾空间的特色疗法。将精选的4斤云南小黄姜,配以1.5斤秘制艾绒,铺陈于天井的烈日之下,充分吸纳盛夏最炽烈的阳光精华,祛尽湿气,达到一种火性纯和的状态。禀受了“天阳之气”的姜艾结合体,再施以灸法,其温经散寒、扶阳固本的效果会事半功倍。


图片

图片


陈红娟说,她不怕人模仿,因为坚守匠心难以一蹴而就,“笕桥古法艾灸,只是千百种传统艾灸中比较古老、比较容易学习和坚持的一种,希望它能像太阳光一样照进千家万户。”

时值三伏,大自然正用它最炽烈的表达考验人的耐受力,这也是陈红娟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中医“冬病夏治”的智慧,在三伏灸中得到完美体现。

陈红娟希望通过艾灸的温热之力,帮助人们在这个“黄金时间”调理好身体的“暖阳”,为秋冬积蓄足够的能量。

图片
 地址    上城区河坊街打铜巷21号
 营业时间   8:00-20:00 (法定节假日营业时间另行通知)
 小贴士  “帝王灸”需提前一天电话预约(18258831147 田老师)

2025年三伏天时间表

「三伏灸」


伏前灸(7.5—7.19)

健脾祛湿(15天)

初伏灸(7.20—7.29)

温阳驱寒,重点肺胃(10天)

中伏灸(7.30—8.8)

祛湿攻坚,通络关节妇科(10天)

末伏灸(8.9—8.18)

固本培元,锁住阳气(10天)

伏后加强灸(8.19-8.28)

巩固防反扑(10天)



图片


资料 | 一指道 《杭州》杂志


图片


非遗资料图文:

严敬群:作家,客座教授,研究生行业导师,文旅部、农业农村部非遗课程专家,全国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乡村艺术建设专委会常务委员,微博非遗智库专家,非遗职业化、产业化发展指导师,深耕非遗领域十余年,在《中国文艺报》《中国国家旅游》等报刊发表专业文章数十篇,主编各类图书500多本。


图片



——END——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13810295118


联系邮箱:

83262379@163.com




敬请访问

 非遗老字号网 https://www.zgfeiyi.net

图片


给您分享专业的非遗资讯



(原创稿件,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