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创/从化工女到非遗“造浪者”,她用了20年!
非遗正青春,聚焦扬州青年非遗传承人传承非遗技艺的鲜活故事。 他们:凭借对文化潮流的敏感度、对青年文化的把握度,青春接力,传承扬州非遗。 非遗正青春,聆听非遗传承的青春力量。 本期嘉宾——谢馥春脂粉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姜枫。 姜枫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谢馥春脂粉制作技艺 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扬州谢馥春古典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总监 扬州产业科创巾帼工匠 扬州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扬州五一巾帼标兵 从古至今,扬州女子注重梳妆打扮,几乎家家都有梳妆台、妆奁盒,“不着绫罗不戴花,些些脂粉不曾搽”,略事梳理,显得清爽整洁(《广陵竹枝词》)。 旧时扬州有“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的习俗。 多元文化要素凝聚而成的扬州生态环境,近郊堡城、仪征、江都的鲜花养植基地,里下河地区的菜籽油,高邮湖、邵伯湖的悬湖石粉等为香粉业的崛起提供了原料资源,催生了扬州美妆文化,促进了香粉制作的兴盛和发展。 姜枫介绍: 谢馥春香粉铺由谢宏业创办于清道光十年,谢馥春脂粉制作技艺从前为谢氏家族传承,谢馥春也是中国第一家化妆品生产企业,公私合营后,制作技艺在企业以师带徒形式传承至今。姜枫的师傅,就是谢馥春脂粉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刘新大师。 80后美妆达人的传承之路 2006年,25岁的姜枫放弃高薪工作,回到家乡扬州,加入正处于改制重组阶段的谢馥春化妆品有限公司。作为企业二次创业后首批引进的年轻人才,她与谢馥春的不解之缘就此展开...... 加入谢馥春大家庭之后,姜枫拜刘新为师,从化工专业毕业生到谢馥春脂粉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姜枫用了近二十年。这些年来,她先后从事生产、研发、质检、营销等多个岗位,参与了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 谢馥春“三绝” 谢馥春的“香、粉、油”,崇尚“天人合一”理念,观其摄香造物,炮制配伍,合香醒香,和谐与共,韵律频生。它采撷鲜花,适时择地,聚天地之气,汲花之灵性;选择配料,取物之精华,循中医之道,故有美颜、香体、健身之妙用。 谢馥春脂粉制作技艺虽然繁难,却清新、流畅,无论是“鲜花熏染”、“冰涎(麝)定香”还是“先露后窨”,都显露出一种精致作派,连设计样式和包装,也体现出高雅的文化品位。 作为百年国妆品牌,近年来,谢馥春通过多元化的文创联名策略,成功将非遗技艺与现代潮流结合。 比如历史与非遗的跨界融合:圆明园联名系列的四时文创香包,通过香包载体,将圆明园的建筑美学与谢馥春百年工艺结合,强化了“非遗+历史IP”的叙事张力。此外,在数字化时代,谢馥春不断破圈,与沉浸式剧情卡牌手游如鸢联名,演绎异世广陵故事。跨界携手,将古典美妆的温润与现代游戏的灵动相融。 从研发到营销,姜枫深度参与企业转型,助力谢馥春蓬勃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各种渠道购入谢馥春产品,年轻群体对传统美妆越来越认可。 近20年的坚守,姜枫用青春续写非遗传奇,让年轻人爱上百年非遗国妆,真正实现“非遗传承,代代有新人”。
来源:扬州交通广播
非遗资料图文:
严敬群:作家,客座教授,研究生行业导师,文旅部、农业农村部非遗课程专家,全国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乡村艺术建设专委会常务委员,微博非遗智库专家,非遗职业化、产业化发展指导师,深耕非遗领域十余年,在《中国文艺报》《中国国家旅游》等报刊发表专业文章数十篇,主编各类图书500多本。
——END——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13810295118 联系邮箱: 83262379@163.com
敬请访问
非遗老字号网 https://www.zgfeiyi.net
给您分享专业的非遗资讯
(原创稿件,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