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7星期三
农历2025年7月26日

专家观点/非遗园区服务“银发经济”策略盘点

非遗园区服务“银发经济”策略盘点

非遗园区在服务“银发经济”方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满足老年群体精神文化、健康社交、价值实现等多层次需求,同时为自身发展注入新活力。

主要服务方向:

服务方向  | 具体内涵   | 代表性活动或项目  |

文化体验与传承 | 提供符合老年人兴趣和节奏的非遗体验活动,强调“慢节奏、深体验”   | 影雕制作、香道体验、剪纸、中国结编织 |

健康养生与身心疗愈 | 结合非遗项目中的养生智慧,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 药香康养、园艺疗法、音疗冥想   |

社交互动与价值实现 | 为老年人搭建社交平台,并创造“老有所为”的机会,使其从“被服务者”转变为“价值创造者” | 银发市集、志愿服务队、直播带货、非遗传承教学 |

空间规划与无障碍设计 | 打造适合老年人的安全、友好、无障碍的物理环境  | 无障碍设施、休息区、清晰导览标识  |

商业模式创新与产业融合 | 探索“非遗+银发”的可持续商业模式,与其他产业融合  | “康养+文旅+田园”模式、银发主题文旅线路、文创产品开发 |

适老体验与持续优化

非遗园区在服务银发族时,需特别注重适老性和持续改进:

1.  降低体验门槛:课程设计要节奏舒缓、步骤简化,并提供半成品材料降低操作难度。

2.  注重实用与收获:鼓励老年人创作可带回家的实用作品或纪念品,获得更强的成就感。

3.  建立反馈机制:通过“群众参与—意见采纳—实践反馈—持续改进”的闭环,真诚收集并采纳老年群体的建议,让他们感到被尊重和重视,是“改革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成功的关键

非遗园区要成功服务“银发经济”,需把握以下几点:

真诚与尊重是基础:真正理解并尊重老年人的需求和智慧,将其视为积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而非被动的“消费者”。

融合创新是动力:积极推动“非遗”与“康养”、“旅游”、“教育”、“科技”等元素的跨界融合,打造综合性体验。

专业化运营是保障: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老年心理学、沟通技巧、应急救护等方面的培训,并配备必要的无障碍设施和医疗支持。

社区氛围营造是关键:努力营造一种友好、包容、有归属感的社区氛围,让老年人愿意来、留得住、能参与。

非遗园区服务“银发经济”,是一项充满温暖和智慧的事业。它不仅能为非遗传承注入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更能让长者们在人生的金色年华里,继续绽放光彩,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图片


非遗资料图文:

严敬群:作家,客座教授,研究生行业导师,非遗职业化、产业化发展指导师,深耕非遗领域十余年,在《中国文艺报》《中国国家旅游》等报刊发表专业文章数十篇,主编各类图书500多本。


图片


——END——


联系我们


图片



严选非遗:


以国家标准、行业诚信、职业操守共筑非遗守护体系



联系我们:13810295118


联系邮箱:

83262379@163.com




敬请访问

 非遗老字号网 https://www.zgfeiyi.net

图片


给您分享专业的非遗资讯



(原创稿件,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